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18年03月11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四版:区域新闻
2018年03月11日

内江市东兴区:把产业“特色”变为扶贫“亮色”

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(记者 毛春燕 李弘)春暖花开,一片片油菜花引来勤劳的蜜蜂采蜜。近日,在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高庙村,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。

高庙村位于永兴镇东北方,距永兴镇场镇6公里。“农业生产基础薄弱,农民生产技术较落后,规模化经营尚未完全形成。”永兴镇高庙村第一书记陈开兵告诉记者,高庙村是典型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村。

如今,这个小村落正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。

走进高庙村,仿佛走进“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诗境。高庙村人在房前屋后和坡上坎下种着李子,因此高庙村是远近闻名的“李子村”。

全村有320余户人家,95%以上的农户都种了李子,如果一棵树能够采摘100多斤的果子,算下来全村就有约40万斤的产量。

目前,该村以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引导300余户农户种植李子800亩,由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合作社,统一栽植、管理,使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。

农村要发展,产业支撑是关键。陈开兵说,他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,实地考察,广泛征求村民意见,提出以现有的李子产业为基础,同步发展柑桔产业,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。

“先松松土,再浇水。”在莲花台水库边,吕自贵指导村民们锄草、松土、浇水,一棵棵柑橘苗吐出新芽。

吕自贵是高庙村人,早年在成都创业致富。去年7月,他回到家乡创办了内江市博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发展柑橘产业。

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,公司已经种下了爱媛38号、耙耙柑、青见等柑橘苗近30000株。

建档立卡贫困户张诗富在得知村里发展柑橘产业后,将自家的2亩多地全部流转出去。“除了得到承包费,还可以到他们这里务工。”

吕自贵告诉记者:“我们优先使用贫困户,现在务工的都是流转了土地的留守村民。”

据介绍,去年公司争取到产业项目奖补资金16万元,发展柑桔产业600余亩,必将有力促进全村产业发展。

“到2019年底实现高庙村贫困户整体脱贫销号,全村23户74名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。”陈开兵说。

东兴区为实现持续脱贫、不再返贫,紧紧抓住各地的产业“特色”,培育出有市场、可持续的产业,使其成为精准扶贫的“亮色”,确保实现脱贫致富、长富久富。

去年,东兴区以“12345”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和“351”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为抓手,在贫困村大力发展“内江黑猪”“九叶青花椒”“东兴砂仁”等特色种养产业,建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2.9万亩、完成特色水产养殖面积3294亩、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场(小区)4个,修建鸡舍1320个,发展特色种植蔬菜水果2780亩,培育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7个,发展专业合作社8个,实现了特色产业在贫困村的全覆盖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